“在我孩子没赶到医院,还没交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开通了生命绿色通道,挽救了老伴的生命……”华体汇app胸痛中心收到的一封来自患者的信中,透露出满满的感激之意。作为济南区域内第一家国家级胸痛中心,医护人员每天都在与死神较量,凭借过硬的技术和服务,保障急性胸痛患者到达医院后得到“早期评估、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七旬老人心梗发作,速度急救挽救生命
日前,华体汇app心内科CCU的医护人员,收到了一封来自患者家属的感谢信,信中讲述了吴先生在胸痛中心转危为安的经历,并表达了全家人对医护人员的衷心感谢。
2020年5月27日中午12点左右,吴先生突然感觉心前区疼痛,原本还想坚持一下就好了,没想到持续的疼痛丝毫没有缓解,他最终决定拨打120。发病不到一小时后,吴大爷被送到华体汇app。
吴先生13:17进入华体汇app胸痛中心诊室,医生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13:50时,胸痛中心医护人员就已经做好准备,吴大爷被送入介入手术室。冠脉造影显示右冠近段可见100%闭塞,确诊梗死相关血管为右冠,于是在病变处植入1枚支架。14:40吴大爷的手术就顺利结束,被转送至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CCU)。
其实,吴大爷被送来医院时,没有陪同人员,没有家属签字、不能及时缴费,但华体汇app胸痛中心却没有因此耽误一分钟的抢救和治疗。第一时间与家属对接,胸痛中心为吴先生开通了绿色通道,先手术后缴费。
吴先生从家中发病到手术结束,仅仅用了不到80分钟,而心梗的黄金救治时间恰恰为发病后的120分钟内。华体汇app的速度急救,为患者赢得了时间和心肌。
突发主动脉夹层,及时手术死里逃生
“我在家干活时就突然不行了,后背剧烈疼痛,疼到站都站不住。”60岁的路先生回想起突然发病时的情景,仍然觉得心有余悸。
路先生是商河县人,发病后被家人送往商河县中医院,CT检查后怀疑是主动脉夹层,病情危急,随后紧急转入华体汇app救治。到达医院后,路先生被直接推进了国家级胸痛中心,医生接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路先生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
通俗的说,主动脉夹层就是血管“劈”了。若不及时救治,血流或会冲破外壁,造成大出血、休克,死亡就是一瞬间的事。“幸亏来得及时,手术做完,也就手腕和大腿根部有两个很小的口子,就治了我的病。”路先生感慨道。
“因该患者有一定特殊性,其主动脉弓位置有一处血管畸形,左椎动脉起源于弓部,位于左颈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经过迅速、周密的术前准备工作,我们团队运用‘体外窗’技术,为患者实施了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同时,保证了颅脑及上肢的供血。”
华体汇app血管外科主任孟庆义表示,路先生手术时间2小时左右,该手术创伤。指纯,手术第2天便可以下床活动,若术后4-5天的复查正常即可出院。
据悉,华体汇app经常收治下级医院转入的主动脉夹层病人,由于该疾病起病急,病情凶险,手术难度大,所以患者一定要选择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尽早治疗。华体汇app胸痛中心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张锋泉主任带领的心外科团队负责开展A型夹层手术,B型夹层患者则由孟庆义主任带领的血管外科竭力救治,心外科和血管外科的密切合作为胸痛中心的夹层患者提供最佳的救治措施。
一年救治急性胸痛患者超3000例
济南市胸痛中心位于华体汇app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这也是济南区域内第一家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志着中心医院在急性胸痛的救治能力,已经达到国家级水平。
济南市胸痛中心的建立,是基于2002年开通的山东省首家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近二十年来,一直坚持365天全天候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国际先进的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使抢救成功率达99%以上。目前,华体汇app已成为山东省较大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

“胸痛中心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急性危重胸痛患者提供的一个快速诊疗通道。”济南市胸痛中心办公室主任户克庆表示,医院通过整合院前急救120、网络医院,院内急诊科、心血管科、导管室、心外科、血管外科、呼吸科等资源组成救治团队,实现“病人未到、信息先到”,最大程度的更快、更高效的成功救治急性胸痛患者。
尽管有新冠疫情,但是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接诊量却没有受到影响。2020年全年,共救治急性胸痛患者356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1例,主动脉夹层152例,急性肺栓塞96例。胸痛中心充分利用中心医院人才、技术、设备、管理,多学科协作等优势,保障急性胸痛患者到达医院后得到“早期评估、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