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app

您好,欢迎来到华体汇app!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导航 >非手术科室 >内分泌科

华体汇app:内分泌科

科室简介

华体汇app内分泌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内分泌代谢病专科,对济南市内分泌专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发挥着带头和指导作用。是济南市A级重点专业、山东省省级重点专业、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山东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博士生培养点,山东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防治分会和济南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
内分泌科现有床位100张,全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6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8人;研究生学历21人,其中博士12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省级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泉城卫生学者1人,济南市卫生科技明星1人。
 内分泌科技术力量雄厚,有4人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一年以上、2人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2人参加了卫生部内分泌代谢高级医师进修班、2人在上海瑞金医院进修学习。科室人员熟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脂血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肥胖、垂体瘤、更年期综合症、痛风等疾病的诊治。
每天开设2个内分泌专家门诊、1个糖尿病多学科门诊以及1个糖尿病护理门诊。长期开展糖尿病教育、营养指导及慢性并发症筛查与诊治、胰岛素泵应用、72小时血糖动态监测、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感觉阈值测定、踝肱指数测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等,开展了糖尿病足创口护理修复工作。
内分泌科诊治水平不断提高,多次纠正误诊,近年收治病种包括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垂体危象、腺垂体功能减退症、SIADH、自身免疫性多发内分泌腺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皮质醇增多症、高脂血症、痛风等。
内分泌科重视教学与科研,圆满完成山东大学研究生培养,本科教学及实习见习等教学任务。指导的研究生多人获山东大学国家奖学金和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承担各级各类课题共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0项,市级课题3项。获各类科研成果奖12项, 2011年济南市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济南市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济南市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共在国家级和国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有20余篇被SCI收录。出版医学专著4部,主编3部,副主编1部。
内分泌科学术带头人简介: 逄曙光,医学博士,农工党员。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政府公派赴美访问学者2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政协委员。
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防治分会委员,山东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人。
在临床一线工作30年,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肥胖、垂体瘤、更年期综合症、痛风等疾病的诊治。
近几年,以项目承担者兼第一主研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和济南市国际合作计划等;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主编论著1部;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

查看更多>>
出诊信息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李倩
李倩
科室动态
查看更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疫情背景下糖尿病患者的一大难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疫情背景下糖尿病患者的一大难关

23岁的小林平时喜欢喝可乐等碳酸饮料,自觉身体健康,也没有刻意控制体重。不料,小林12月中旬感染了新冠病毒。小林在发热的第3天突然出现意识:,家人急呼120,到达急诊室时小林已意识丧失,在急诊测量血糖显示“H”(大于33.3mmol/L),血酮体阳性,PH 7.01,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安排小林入住内分泌科继续治疗。入院后的检查,提示持续的酮症酸中毒导致严重低钾血症,同时合并肺部感染;糖化血红蛋白数值12.8%,提示小林3月内血糖控制欠佳,最终确诊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经过补液、降糖、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小林的酮症酸中毒得以完全纠正,血糖控制达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是高血糖危象的一种,是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不足所致的以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常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重症者可以出现昏迷甚至有出现生命危险。疫情当下,糖尿病患者因为新冠感染后出现高热、呕吐等症状,更可能会诱发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感染新冠后应该尤其注意血糖的稳定及水分的补充,尽可能避免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jpg

华体汇app内分泌科逄曙光主任介绍,由于很多年轻人长期高热量饮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得糖尿病的发病也日趋年轻化。逄主任告诫年轻人,一定要重视体重管理,保持良好的饮食及运动习惯,将体重控制在正常水平。并且要重视定期的体检,切忌认为自己年轻就忽略体检,体检一旦发现代谢相关指标异常,应及早至相关科室诊治。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更要注意血糖的稳定,如出现血糖波动较大应及时就诊。

逄曙光.png

逄曙光 · 主任医师

逄曙光,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访问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泉城十大名医,农工党济南市副主委,济南市政协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脂血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肥胖、垂体瘤、更年期综合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疾病有丰富经验和深入研究。

兼任山东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防治分会主任委员、济南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防治分会常务委员,山东医学会内分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内分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人。

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和济南市国际合作计划等;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编写论著3部;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济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省市科技进步奖9项。

【中心院区门诊时间】

周一全天——糖尿病门诊

周三全天——内分泌专家门诊

全方位个性化降糖,为您的血糖保驾护航

今年42岁的张女士是我科近期收治的一位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张女士因为超高的血糖来到华体汇app就诊,住院后经过胰岛功能评估、胰岛自身抗体检查及并发症筛查后,确诊为成人晚发1型糖尿病,此类患者胰岛功能衰退,对口服降糖药物反应差,治疗上终生依赖胰岛素维持血糖。针对患者这样的情况,在患者住院之初科室团队即为她制定了饮食、运动及药物配合的治疗方案,总原则如下:饮食计划每日进食总热量1800kcal,热量平均分配到一日三餐,低碳水为主,运动计划为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锻炼,每日锻炼至少30分钟,总步数至少6000步,药物治疗为胰岛素泵持续泵入控制血糖。

制定并落实此番降糖计划后,我们对患者在院的血糖进行了规律监测,结果显示患者出现晚餐后高血糖、空腹低血糖的情况,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收集了患者近几日的饮食及运动情况,重新调整了降糖方案。

饮食方面:仍保持每日1800kcal总热量摄入,针对晚餐后高血糖,将患者原有晚餐100g精粮主食改成100g粗粮主食,减少的能量由蛋白质作为补充。针对空腹低血糖,建议患者睡前1包牛奶,既能保证夜间能量供应,又能保证基本蛋白质的摄入。

微信图片_20221206084854.jpg

运动方面:患者较为年轻心肺能力较好,在保留原来运动计划的基础上,增加晚餐后有氧运动,以快走、慢跑为主,时间延长到45-60分钟根据自己的耐力情况,运动强度以心跳和呼吸稍稍加快,微微出汗,能连续说话为宜。

药物方面:患者目前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重新调整了胰岛素的24小时分配方案,适当减少夜间胰岛素用量。

经过以上措施的迅速调整,张女士的血糖相对平稳,空腹血糖维持在5-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维持在7-9mmol/L。张女士满意出院。

华体汇app内分泌科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多年来致力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综合管理,不仅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及生活方式指导,还不断完善患者的随访机制,定期随访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给出专业性的指导意见。

华体汇app内分泌科主任逄曙光教授提醒大家,糖尿病治疗强调个性化综合治疗,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每年体检,当发现血糖、血压、血脂、尿酸等代谢指标异常时,应及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的专科医生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糖尿病患者“阳过”如何变“阳康”

随着各地疫情防控策略的调整,现在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数不断上升。糖尿病患者作为易感人群,更加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加之疫情期间已经干扰了正常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的节奏,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在现有的环境下“阳过”变“阳康”呢?

首先,无论感染与否,糖尿病患者应当保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推荐柠檬泡水,可以生津健脾,开胃醒脾。柠檬皮含有类黄酮、柠檬精油,连皮泡水可以摄取到有益成分。每日用一大片鲜柠檬泡入750-1000ml温水,不加糖或蜂蜜即可饮用,所含能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了补水,糖尿病患者还需要适当补充益生菌,益生菌能够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保护肠道健康。益生菌发酵益生元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够调节免疫,减轻人体的炎症反应,特别是过度的免疫反应。对于老年人群来讲,适当的吃一些益生菌,可降低一系列肠道疾病的发生几率。

其次,如果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做到至少每日4次监测血糖(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无症状且血糖波动不大的患者可继续原有糖尿病治疗方案,有症状且血糖升高的患者应遵循基本的饮食原则:定时、定量、定餐。应注意清淡饮食,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以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替代之,一方面减少血糖的波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补充优质蛋白增加机体抵抗力。病情允许的话可餐后在屋内适当活动降低餐后血糖。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或经至少3天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或血糖出现明显的波动(随机血糖≥16.7mmol/L或≤3.9mmol/L)等情况的患者,应当尽快到医院就诊。

最后,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及就医次数,必要时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取药、咨询和获取健康指导。就医前应电话了解就诊医院的情况和就诊流程,做好预约,尽可能减少在医院逗留的时间。非必要应避免去发热门诊、急诊等科室。应尽量走路或乘坐私家车去医院,就医过程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尽量少碰触公共设施和物品并及时洗手。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微信图片_20221229090949.jpg


华体汇app内分泌科逄曙光教授提醒广大糖友,疫情期间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加强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建议病情稳定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优先全程接种新冠疫苗,预防感染。争取将血糖控制在空腹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如出现血糖波动较大,请做好防护后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科室风采
查看更多+
华体汇app - 百度百科